磁粒檢測(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, MT)

非破壞性檢測:磁粒檢測工作原理(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, MT)
是一種非破壞性檢測技術,主要用於檢測金屬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裂紋、縱向裂紋、疲勞裂紋等表面缺陷。它利用磁場和磁性粉末的特性來檢測材料中的缺陷。
以下是磁粒檢測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步驟:

01清潔待測物表面

在進行磁粉檢測之前,需要先清潔和準備被檢測的表面。表面必須光滑且無污染,以確保檢測的準確性。

02施加磁場

將被檢測物體放置在磁場中,可以通過直流或交流電磁鐵來產生磁場。施加磁場後,被檢測物體會成為一個臨時的磁體。

03噴塗磁性粉末

在被檢測表面上塗抹磁性粉末。這些磁性粉末通常是顆粒狀的鐵粉,或是乾粉與懸浮在液體中的磁性粉末。

04觀察磁粉分佈

磁粉會在表面缺陷處或裂紋處形成磁性線條或堆積。這是因為當磁性粉末接觸到磁場中的漏磁場時,會聚集在磁場的漏磁處,從而形成可見的磁性線條。

05檢測和評估

使用裸眼觀察或使用磁粉檢測設備來檢測磁性粉末的分佈情況。如果有裂紋或其他表面缺陷存在,磁性粉末會在其周圍聚集形成可見的線條。根據磁性粉末的分佈情況和缺陷的特徵,檢測人員可以評估缺陷的位置、大小和形狀。

非破壞性檢測:磁粒檢測工作原理(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, MT)
非破壞性檢測:磁粒檢測工作原理(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, MT)

磁粒檢測通常應用於檢測金屬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裂紋、縱向裂紋、疲勞裂紋等缺陷,如焊接接頭、鑄件、機件等。它具有操作簡單、成本低廉、檢測速度快等優點,因此在許多工業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。